电影《活着》观后感想余华的《活着》读后感
引子《活着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,由中国作家余华创作。这部小说讲述了一個名叫富貴的男人的故事,他經歷了人生的種種苦難,卻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希望。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同樣震撼人心,將原著的情感與意境完美地呈現了出來。
生命的韌性和悲剧感《活着》中最打动人的莫过于对生命韧性的歌颂。富贵经历了儿子有庆的夭折、女儿凤霞的毁容、孙子苦根的饥饿致死等接连不断的打击,但他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。他用苦力养活家人,用乐观看待磨难,诠释了生命的力量与顽强。
然而,小说和电影并没有回避生命的悲剧性。有庆的意外死亡、凤霞的悲惨命运、苦根的夭折……这些悲剧事件交织在一起,让人痛心不已。它们提醒我们,生命中充满着无常与苦难,但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才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。
战争与荒诞《活着》的故事发生在动荡不安的时代。土地改革、大跃进、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接踵而至,給富貴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小说和电影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描写细腻而深刻,呈現出戰爭與政治對普通人生活造成的毀滅性影響。
同时,《活着》也揭示了时代的荒诞。富贵参加了国民党军队,却在战场上变成了俘虏;他的家人被政府划为地主,却在饥荒中苦苦挣扎。这些荒谬的情节折射出战争与政治的非人性一面,让人既悲愤又无奈。
家族与传承富贵家族的故事贯穿了《活着》的始终。尽管经历了无数的磨难,富贵和他的后代仍然延续着生命。鳳霞的兒子富貴生的誕生,象徵着生命的延續與希望。小說和電影不僅描寫了個人命運,也反映了中國家族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延續。
结语《活着》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品味的经典作品。它不仅是一部关于苦难和希望的故事,更是一部关于生命、战争、政治和家族的深刻思考。富贵的故事教会我们,无论面对怎样的逆境,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,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活着。